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19的文章

《失控的同理心》心得

圖片
在閱讀這本書之前,我對於同理心的認知是絕對正向、良善的人格特質。或許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驗,小時候如果我們做錯了什麼事,或表現出不當的行為時,爸媽都會為我們上一堂同理心的教育課,內容通常會講到:「如果別人這樣對你,你會有什麼感覺 ? 」。這樣站在他人立場、為對方設身處地著想的行為模式,便扎根於我們心底,使我們變得圓滑、願意退讓,也漸漸讓我認為同理心是作為一個善良的人需具備的特質。 而此書提出了幾項不同論點,敘述同理心並非如此神聖且美好,且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甚至一個民族的偏見。因為它具有「聚光燈效應」,使我們較願意同理那些與我們親近、相似,或是形象較脆弱、悲慘的對象。對於陌生、相異的人事物,我們的同理心就會自動將他們排除在關心範圍之外,更可能窄化及扭曲了該有的道德判斷。 經過思考後,我以自己過去的想法為例,來描述這個概念。因為知道台灣處境與香港類似的關係,對時事與政治漠不關心的我,開始關注與同情香港當前的狀態。閱讀無數新聞、社群網站、臉書資訊,試圖理解爆發衝突與抗爭的原因。同時,我也看到了手無寸鐵的母親受催淚彈射擊、民眾遭到無差別攻擊,以及記者被捕的圖片與文字敘述。看完後,伴隨而來的是難過、不捨,以及憤怒與無能為力,腦海中不免跑出憎惡港警與中國政府的想法,甚至希望那些抗爭者可以打贏港警。這時的同理心帶有偏見,使我蒙蔽了自己的視野,忽略了警察也是人,也有他們的家庭,並且只是在執行他們的工作。而我,卻只將聚光燈聚焦於那些我認為受到迫害的人身上,並對另一方產生強烈的敵意。 作者建議我們,若要避免同理心帶來的負面效果,我們應該以「理解」和「關懷」來取代同理心,不需要要求自己或別人,去複製他人的感受,因為這些感受若是過於強烈,會遮蔽我們判斷是非的理性。 同理心不該只是一種感性的情緒,亦要有理性的思考。我認為作者想強調的並不是擁有同理心的缺點,而是想提醒讀者,濫用同理心所造成的問題,會局限我們的視野。在產生同理心時,也要保有理性與客觀的角度,思考事件的各個面向,看見聚光燈外的那些黑暗之處。

《心理界限》心得

圖片
在我的生活周遭,大部分的朋友都能輕易的劃分出人與人之間的界限,明白什麼該問甚麼不該問,能夠分辨什麼樣的問候是關心,並了解過多的詢問只會變成窺探他人的隱私,且可能觸及對方的傷痛之處,例如分手、家人過世、父母離異。 這些在同學、朋友、同事之間可以拿捏得當的界限,往往在面對家人的時候,因為彼此的熟悉、親近而變得模糊,造成過度的關心,或情緒勒索。在重視群體和諧的東方文化中,我們從小被灌輸許多似是而非的觀念,像是「吃虧就是占便宜」、「退一步海闊天空」、「以大局為重」等,以至於遇到衝突時,我們第一個想法就是「讓」,而非把事情溝通清楚。 然而,家庭是許多人心中最大的牽掛,不管離家多遠,總會惦記著家人們有沒有吃飽、有沒有穿暖、身體健不健康。而家庭之所以會傷人,也就在於我們捨不得看到家人傷心、失望,所以寧可自己承受,也希望對方能過得好一點,這份捨不得,是我們對家人的疼愛。但在這樣親近的關係中,我們總會不小心失去了判斷的焦距,無法劃分清楚界限,把家人的苦背負在自己身上,將忍耐視為愛的表現。 我們應該要明白,家庭最健康的互動關係,就是界限適中,這會讓人對關係有歸屬感,同時又保有個人的獨立性。必要的時候,家庭成員們能夠一起團結起來,共同面對問題、克服困難。當問題消失時,大家又能各自回到自己舒適的狀態中,不需要透過各種儀式或活動,來試探彼此的忠誠。界限清楚的人,可以自由的調配「自主」與「親密」的比例,依據不同的狀況,展現不同的程度的反應。 書中也提到,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先是自己,才是別人的家人。上天安排人們成為一家人,不是為了互相折磨,而是幫助彼此成為更好的人,在相處、溝通的路上更加成熟。如果我們已經在自己所能承受的界限內盡力了,對方仍舊不滿意,付出所換回的是一次次的傷害,那麼適度的拉出一些距離,就是必要的作法。 設立界限,可能不會讓每個人都舒服或願意接受,相反的,可能會造成他人的不悅,但在面對對方迎面而來的情緒時,我們必須拿出勇氣來捍衛界限,並表達自己的立場及期望,也應明確的告訴對方自己可以接受的條件與做法,而不能只告訴對方「你不要這樣做」。界限的存在,是為了讓我們懂得尊重且傾聽自己的感受,進一步作出防範,才能夠停止當受害者的輪迴,活得自在、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