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《練習,讓自己更快樂》心得

圖片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們常常以為只要達到某個目標,譬如考上好的大學、獲得一份夢想中的工作、賺到足夠的鈔票,就可以獲得長久的快樂,事實上卻不盡然如此。或許剛開始如願以償獲得我們心中的期盼時,的確喜不自勝,快樂到無以復加,但往往那份喜悅的感受會隨著時間逐漸削弱,空虛感會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竄入我們的心中。相反的,當不幸的事發生於我們身上時,例如離婚或失業、健康出狀況,我們常常過度擔憂恐懼,認為自己將無法重展笑顏,覺得自己這輩子已經完了,卻不知道其實情況並沒有想像中的糟糕。 這本書明確告訴讀者心態比我們的境遇來得重要。作者運用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,證明許多人對快樂存在著迷思,這些研究中最重要的是「享樂適應」的概念,也就是人們的適應能力遠較自己所想的來得強。即使經歷一個重大的人生改變,不論這項改變是好是壞,我們往往會回到之前的快樂水準,忘了是什麼讓我們高興,或者為何會覺得生活如此難受。人的一生當中,難免都要忍受一些痛苦的煎熬,除了學習接受負面的情緒,也要藉由練習來讓自己更快樂。我們如果能了解快樂的本質,懂得正面思考和感恩,改變對自己的負面價值,並且逐步落實變成生活的習慣,大多數人其實可以活得更快樂。 「很多人都在等待快樂,而非去尋找快樂,我們熱切地相信,如果我們現在不快樂,當理想的工作和戀人出現時,我們就會擁有快樂」,書中得這一段話令我思考自己似乎也存在著相同的認知與盼望。因為生活中的不順遂,導致我不願主動得尋找快樂,只被動的等待快樂的事情降臨,即便知道這樣的方式只會使自己常常處在徬徨之中,卻有著鴕鳥心態認為只要不去想就會過去了。 閱讀書中對於情感性預測所帶來的危害,以及六種提升快樂的方法,心懷感激、自省並且樂觀積極、常施善行、追求自己的生活和事業、肯定自己的價值和努力、盡情享受快樂時光。我認為自己需要從生活中探尋讓自己快樂的方式,改變自己渴望被動得到快樂的心態,並且期許自己先從我認為最容易的心懷感激開始做起,感謝生活周遭微小卻美好的人事物,感謝家人朋友的陪伴與鼓勵,當我們能夠發掘並感謝這些我們常常忽略事情,不再把別人對我們的好視為理所當然,便會珍惜這樣得快樂。

《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》心得

圖片
有別於一般兩性關係書籍,較著重於教我們如何面對兩性之間的負面關係,如何化解衝突、解決溝通上的問題等,這本書提出了一個跟以往不同的觀點,作者認為維持良好關係的關鍵,不在於減少兩人之間的負面關係,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累積、創造更多正面關係。只要兩人對彼此的正面感受大於負面感受,感情就得以維繫。 兩性關係中,累積正面關係遠比減少負面關係來的重要的理由,來自作者 40 年來研究並觀察幾千對伴侶後所得到的心得「婚姻裡大多數的爭執無法解決」。這與我的先前的認知其實有所落差,在我的情感經驗中,一直認為產生問題就應該要立即解決,不太容許冷戰的發生,對我來說冷戰只是在浪費時間,而這段時間內雙方的心理都不會舒服。當然,每對情侶有不同的選擇來面對感情中的問題,或許某些人更喜歡彼此冷靜一段時間後再好好溝通。 作者認為,造成大多數爭吵的原因絕非馬桶蓋要不要掀起來,或是輪到誰去倒垃圾。這些表面的衝突隱藏著更深的問題,使得這些小衝越演越烈,傷害愈來愈大。夫妻們經年累月試圖改變對方的想法,卻徒勞無功,這是因為夫妻間大多數的爭執都源自根本的差異,如生活方式、個性或價值觀,在這些差異上爭論只會浪費雙方的時間與破壞關係。仔細思考作者觀察多年所提出的想法,其實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婚姻裡大多數的爭執無法被解決,因為那些看似表面的小問題,都是雙方從小累積到大的習慣、想法,而兩個人生活在一起處處需要互相配合,即使某些方面達到了共識,還是有許多地方難以輕易動搖或改變。 不過這不代表我們對於充滿衝突的婚姻完全無能為力,而是意味傳統解決衝突的方法並無法帶來幫助。我們需要做的是找到造成兩人衝突的根本差異,然後藉由彼此敬愛與尊重,學習與這些差異共處。我認為要是能多擴大對方的優點,想想他在這段感情中的付出,或許就能包容雙方在根本上存在的不同。 那要如何累積正面關係呢 ? 在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中,第二個方法便是培養愛戀與愛慕。書中提到的案例是一對夫妻不滿於現在的相處模式,丈夫容易對妻子不耐煩甚至是發脾氣,而妻子已經無法忍受丈夫沉溺於工作而忽略家庭,雙方在離婚之際決定嘗試婚姻諮商,為兩人的爭執進行最後的努力。諮商過程中,他們被詢問早年交往的日子,回想並述說完當時的情景時,兩人的手已牽在一起,相視而笑。這段故事或許很戲劇化,卻可加強書中提出的一個論點「回想過去的快樂回憶,能找回對彼此的愛」。 多一點

《失控的同理心》心得

圖片
在閱讀這本書之前,我對於同理心的認知是絕對正向、良善的人格特質。或許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驗,小時候如果我們做錯了什麼事,或表現出不當的行為時,爸媽都會為我們上一堂同理心的教育課,內容通常會講到:「如果別人這樣對你,你會有什麼感覺 ? 」。這樣站在他人立場、為對方設身處地著想的行為模式,便扎根於我們心底,使我們變得圓滑、願意退讓,也漸漸讓我認為同理心是作為一個善良的人需具備的特質。 而此書提出了幾項不同論點,敘述同理心並非如此神聖且美好,且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甚至一個民族的偏見。因為它具有「聚光燈效應」,使我們較願意同理那些與我們親近、相似,或是形象較脆弱、悲慘的對象。對於陌生、相異的人事物,我們的同理心就會自動將他們排除在關心範圍之外,更可能窄化及扭曲了該有的道德判斷。 經過思考後,我以自己過去的想法為例,來描述這個概念。因為知道台灣處境與香港類似的關係,對時事與政治漠不關心的我,開始關注與同情香港當前的狀態。閱讀無數新聞、社群網站、臉書資訊,試圖理解爆發衝突與抗爭的原因。同時,我也看到了手無寸鐵的母親受催淚彈射擊、民眾遭到無差別攻擊,以及記者被捕的圖片與文字敘述。看完後,伴隨而來的是難過、不捨,以及憤怒與無能為力,腦海中不免跑出憎惡港警與中國政府的想法,甚至希望那些抗爭者可以打贏港警。這時的同理心帶有偏見,使我蒙蔽了自己的視野,忽略了警察也是人,也有他們的家庭,並且只是在執行他們的工作。而我,卻只將聚光燈聚焦於那些我認為受到迫害的人身上,並對另一方產生強烈的敵意。 作者建議我們,若要避免同理心帶來的負面效果,我們應該以「理解」和「關懷」來取代同理心,不需要要求自己或別人,去複製他人的感受,因為這些感受若是過於強烈,會遮蔽我們判斷是非的理性。 同理心不該只是一種感性的情緒,亦要有理性的思考。我認為作者想強調的並不是擁有同理心的缺點,而是想提醒讀者,濫用同理心所造成的問題,會局限我們的視野。在產生同理心時,也要保有理性與客觀的角度,思考事件的各個面向,看見聚光燈外的那些黑暗之處。

《心理界限》心得

圖片
在我的生活周遭,大部分的朋友都能輕易的劃分出人與人之間的界限,明白什麼該問甚麼不該問,能夠分辨什麼樣的問候是關心,並了解過多的詢問只會變成窺探他人的隱私,且可能觸及對方的傷痛之處,例如分手、家人過世、父母離異。 這些在同學、朋友、同事之間可以拿捏得當的界限,往往在面對家人的時候,因為彼此的熟悉、親近而變得模糊,造成過度的關心,或情緒勒索。在重視群體和諧的東方文化中,我們從小被灌輸許多似是而非的觀念,像是「吃虧就是占便宜」、「退一步海闊天空」、「以大局為重」等,以至於遇到衝突時,我們第一個想法就是「讓」,而非把事情溝通清楚。 然而,家庭是許多人心中最大的牽掛,不管離家多遠,總會惦記著家人們有沒有吃飽、有沒有穿暖、身體健不健康。而家庭之所以會傷人,也就在於我們捨不得看到家人傷心、失望,所以寧可自己承受,也希望對方能過得好一點,這份捨不得,是我們對家人的疼愛。但在這樣親近的關係中,我們總會不小心失去了判斷的焦距,無法劃分清楚界限,把家人的苦背負在自己身上,將忍耐視為愛的表現。 我們應該要明白,家庭最健康的互動關係,就是界限適中,這會讓人對關係有歸屬感,同時又保有個人的獨立性。必要的時候,家庭成員們能夠一起團結起來,共同面對問題、克服困難。當問題消失時,大家又能各自回到自己舒適的狀態中,不需要透過各種儀式或活動,來試探彼此的忠誠。界限清楚的人,可以自由的調配「自主」與「親密」的比例,依據不同的狀況,展現不同的程度的反應。 書中也提到,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先是自己,才是別人的家人。上天安排人們成為一家人,不是為了互相折磨,而是幫助彼此成為更好的人,在相處、溝通的路上更加成熟。如果我們已經在自己所能承受的界限內盡力了,對方仍舊不滿意,付出所換回的是一次次的傷害,那麼適度的拉出一些距離,就是必要的作法。 設立界限,可能不會讓每個人都舒服或願意接受,相反的,可能會造成他人的不悅,但在面對對方迎面而來的情緒時,我們必須拿出勇氣來捍衛界限,並表達自己的立場及期望,也應明確的告訴對方自己可以接受的條件與做法,而不能只告訴對方「你不要這樣做」。界限的存在,是為了讓我們懂得尊重且傾聽自己的感受,進一步作出防範,才能夠停止當受害者的輪迴,活得自在、舒服。

《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》心得

圖片
與不熟的人聊天對我來說曾經是一件對相當困難的事,除了害羞不敢開話題之外,也總是不知道聊什麼,畢竟對方不一定與我們處在同一 個 年齡、背景、環境下,相對的能聊的內容便有限。在摸不清出對方個性的情況下,往往難以判斷該用何種方式攀談,擔心過於活潑、主動,會讓對方感到壓力,而太文靜、保有禮貌,又會讓對方覺得你很難聊、不夠親切 ,這樣難以拿捏得當的狀況,常導致聊天過程 中參伴 著尷尬的氣氛 。 然而 隨著年齡的增長, 參與 過 不同的社團、活 動,面臨了許多需要 社交 的 場合 後 ,漸漸 懂得如何與尚未熟悉的人快速建立關係,如何在彼此之間找尋共同 話題, 也因為不同成長階段的練習,我現在才具備著與人聊天的能力。 即使如此,我認為人與人之間還是存在著投不投緣的問題,因想法上或個性上的差異,使得我們偏好與 和 自己 興趣、 喜好 類 似的人相處,理所當然那些與我們差異甚大的人, 就不見得可以聊得深入。 會閱讀 《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 》 這本書就是因為存在這樣好奇, 懷疑真的有那麼神奇的方法能夠跟那些與我不投緣的人聊得來嗎? 而 書中確實提供了諸多與人閒聊的技巧,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方式能夠打進團體核心?怎麼樣能使對話得以延續? 作者利用文字將無形的談話技巧描繪出來, 並以實際的例子幽默且具體的展現運用時機。 其中 一 項我認為簡單且實用的技巧是「多用我們, 先喊先贏 」,「我們」這兩 個 字可以營造出「一體感」,讓聽者覺得跟我們有所聯繫,便能將雙方之間的感受距離拉到最近 ,好像共同在面對一件事一樣 。 這個技巧在我寫文章的時候常用到,為了能與閱讀的人更拉近關係,我都會以「我們」代替「你」,我想讀起來的感受應該比較親切,也不會有命令或是太強烈的感受。 若是 我 將此篇文章 第二段 倒數四句的「我們」換成「你」,或許讀者 就會因為覺得這段文字過於肯定,而感到不舒服。 另外,書中提及的一個例子也讓我有所感觸,當我們被人稱讚時,往往 會害羞的 手足無措,不知該如何回應,或者因為從小 接收到 的觀念 教導 我們要謙虛,所以客氣的說沒有 啦。但這樣的反應,等於貶低了對方的 鑑賞 力,而我也因為不習慣被讚美,總是犯下這樣的錯誤而 不 自知。後來,去美國玩了一個月後,發現他們都很欣然的接受他人的讚美,然後再將讚美回歸到當事人身上。如同書上 所說的 , 讓對方知道你很開

《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》心得

圖片
        生活中接近所有的事都牽涉到思考,思考幫助我們辨認是非,權衡事情的輕重緩急,判斷較好與較壞的選擇。透過思考面向的不同,每個人會產生不一樣的見解、觀感、想法。大多數時候,我們因為主觀的概念或經驗,而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一方,並且以更高的標準來對待相反意見的人,又或者無法看出自己所認同的對象,有什麼行為矛盾之處。 書中將這樣的心理狀態稱為「偽善」,偽善與個人的誠實與否無關,通常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顯露出這樣的矛盾不一,因為人天生就是自我中心的。然而,我們的心理思維會技巧性地將這些行為合理化,使我們能正向的看待自己,並且找尋正當的理由來說服自己並沒有錯。例如:竊取公款的會計,或許會告訴自己那是公司「欠」他的錢,他為公司付出了多少,公司卻未付給他應有的待遇,這樣的思想,便是他用來逃避真相的合理化藉口。 我們須釐清人的思維本身就存在著缺陷,若是我們不主動調整,完全順應著內心的慾望而行動時,那思考的路徑便會出現問題。對於事情的偏見、刻板印象則會使我們走向固執、堅持己見,並且在思想有矛盾之處時,認為自己的想法合乎情理。雖然我們的思考不可能毫無紕漏,也不可能完美無缺,但我們可以試著漸少錯誤,而這樣的改變是需要透過練習來慢慢進步的。 用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來訓練思辯能力是最唾手可得的機會。每天審視自己,努力覺察自己思考中不自覺的缺陷,發現那些矛盾之處,並在思考層面做出調整,以理性的立場來做歸納與改變,才能有所成長。站在他人的立場也是書中提及能使思辯能力更加完整的一環,好的思考者會從對立角度來評估事情。有時候,與我們想法相左的人,知道一些我們還未曾了解的面向,而透過站在對方的觀點,才更能拓展我們的視野,獲得新的方式來看待同一個問題。 我們這一代,大部分的同學都支持同性婚姻與其相關法案,認為不管是誰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,甚至用行動支持同性婚姻。但在與父母討論到這方面的議題時,卻發現父母認為這是一種病態的社會,同性戀是一種病,並且會對未來的生育率造成影響。這樣雙方思想的對立,往往會引發一場爭吵,最後不但沒有人願意妥協,更可能對家庭的和諧產生大程度的傷害。我認為若是能照書中所說的,先試著理解父母的看法,了解是什麼讓他們產生這樣的見解,真正了解對方所想後,即便與我們的觀念有極大衝突,我們也才有立場去贊同或反對,且憤怒、生氣的情緒或許就會降低許多。 這本書能夠提升我

《刺蝟的願望》心得

圖片
早就過了愛看童書的年紀,因此剛開始讀這本書時感到有點吃力,伴隨著些許的疲乏與懶散,甚至覺得過於無聊只挑偶數頁閱讀。書中描述著主角刺蝟想寫信邀請其他動物到家裡玩,卻因過多的擔心,將信改了又改,最後還是沒有寄出的勇氣。在閱讀的過程中,我反覆思索這故事蘊藏的寓意,到底是要勸勉我們不要過於在乎旁人的眼光,勇敢做自己,或者是不要杞人憂天,隨緣的過生活或許會有不同的結果。 最終,我認為這本書想表達的或許不是直接且強烈的「不應該」怎麼做,而是以敘述刺蝟的想法及心境轉換來讓讀者體悟,並或多或少的投射在自己身上。以我自己為例,我看到的是刺蝟希望自己能做些什麼,好讓別人更喜歡他一點,所以他想要做一個蛋糕來讓他們開心,但每個動物卻又有自己的喜好,有些動物喜歡泥漿蛋糕,有些喜歡青苔、鹽水或柳樹蛋糕,刺蝟不可能一一滿足所有動物的要求,最後只好打消做蛋糕的念頭。 就如同大多數的人一樣,很希望被肯定、被喜歡,不斷努力的讓自己變得更好,期望有一天,別人會因為我們所做的努力而更接納我們。但當我們那麼努力的在尋求認同感和歸屬感,盡力的維繫好人際關係的同時,可能又會產生另一種擔心與矛盾,如果那麼拼命的去改變自己,讓自己變成眾人所喜愛的模樣,那我們還是原來的自己嗎 ? 我想這就是每個人需要拿捏、取捨的地方。 目前的社會風氣傾向要我們「做自己」,因為亞洲相較於西方社會來說更注重群體生活,大部分的人容易過度在乎旁人的想法與眼光,擔心自己太特別、太突出會讓人反感,所以在團體中往往是配合的角色,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。這樣的模式長久下來造成多數人很少認真思考自己真正的想法,對於社會議題、團體活動總是順應著他人或是大環境走,沒有實質的參與感。這時「做自己」的觀念就變得相對重要,強調每個人的獨立與獨特性,不壓抑真實的自我,勇敢表達自己的每一面向,並且接納自己與眾不同的特質。 當然,若是過度的做自己,而變得一意孤行,完全不在乎別人的意見,在群體中無法做到互相尊重,則可能會產生被排擠或是被討厭的情況,因此要釐清,做自己的同時,也應該要懂得理解與尊重他人。 有許多人與書中的刺蝟一樣,太在乎他人的眼光及想法,而無法勇敢做決定,將寫好的邀請卡送出,也像刺蝟一樣,在有想法的時候,因為顧慮的太多而舉棋不定,最後索性放棄。我認為,適度的為人著想、在乎旁人的感受是很好的優點,但若能在做自己與尊重他人之前達到一